中國是燃煤大國,能源結構中約有70%的煤。而又隨著近年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由日益增多的煤炭消耗量所造成的二氧化硫污染和酸雨也日趨嚴重,給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帶來極大的危害,因此,采取有效的煙氣治理措施,切實削減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控制大氣二氧化硫污染、保護大氣環境質量,事關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是目前及未來相當長時間內中國環境保護的重要課題之一。就目前的技術水平和現實能力而言,煙氣脫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縮寫 FGD)技術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最經濟、最有效的一種控制SO2排放的技術。按照脫硫方式和產物的處理形式劃分,煙氣脫硫一般可分為濕式脫硫、干式脫硫和半干式脫硫三類。濕法脫硫占世界80%以上的脫硫市場,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最廣的FGD工藝,具有設備簡單、投資少、操作技術易掌握、脫硫效率高等特點。而濕式石灰石/石灰法又占濕法的近80%。濕式鈣法的優點是效率和脫硫劑的利用率高,缺點是設備易結垢,嚴重時造成設備、管道堵塞而無法運行,且工程投資大、運行成本高,對于中小型鍋爐和窯爐不合適。雙堿法正是中小型燃煤鍋爐和發電廠應用較廣的煙氣脫硫技術,為了克服濕法石灰/石灰石-石膏法容易結垢和堵塞的缺點而發展起來的。該法種類較多,有鈉鈣雙堿法、鈣鈣雙堿法、堿性硫酸鋁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是鈉鈣雙堿法。由于主塔內采用液相吸收,吸收劑在塔外的再生池中進行再生,從而不存在塔內結垢和漿料堵塞問題,從而可以使用高效的板式塔或填料塔代替目前廣泛使用的噴淋塔漿液法,減小吸收塔的尺寸及操作液氣比,降低成本,再生后的吸收液可循環使用。另外,該工藝有鈉堿法中反應速度快的優點,脫硫效率高--可達90%以上,應用較為廣泛。因此雙堿法脫硫工藝在中小型燃煤鍋爐的除塵脫硫上有推廣價值,符合國家目前大力提倡的循環經濟,具有顯著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以前我國燃煤電廠煙氣脫硫項目的引進大多對硬件比較重視,而對軟件的重視程度不夠,不少引進項目大多停留在購買設備上,但現在越來越注重煙氣脫硫技術的國產化。而國產化的關鍵在于掌握煙氣脫硫的設計技術,只有實現煙氣脫硫設計國產化,才能按市場規則選用更多質量優良、價格合理的脫硫設備,才有資格、有能力對脫硫工程實行總承包,承擔全部技術責任,推動煙氣脫硫設計國
產化的進程。因此我們在引進設計和制造技術,在消化吸收和創新方面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